烟草生意:一口吞下的苦涩与无奈
近些年来,香烟的销量持续下滑,这已不是什么秘密。曾经风光无限的烟草行业,如今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而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“烟草人”(化名:老张,老李,小王等均为化名,下同),也正饱受着市场的寒冬与政策的严冬带来的双重煎熬,满腹牢骚,却又无处诉说。
我从事烟草生意已经二十多年了,从最初的小烟摊到现在的烟酒店,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衰。记得当年,一包烟的利润远比现在高得多,顾客络绎不绝,生意红火得不得了。那时,我们这些做烟草生意的,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。然而,好景不长。
首先是政策的收紧。近些年来,国家对烟草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,广告禁令、控烟条例等层出不穷,使得我们的宣传渠道越来越窄,销售难度也越来越大。以前,我们可以在店门口摆放醒目的宣传海报,现在只能低调地摆放一些商品,生怕触碰红线。曾经轻松就能获得的各种促销活动和优惠政策,如今也变得越来越难申请。
其次是消费习惯的改变。现在年轻一代吸烟的人越来越少,健康意识的提升让很多人开始戒烟,或者选择电子烟等替代品。以前,只要店面开在人流量大的地方,生意就不会太差。现在,即使地段再好,也未必能保证客流量。很多老顾客也因为健康原因逐渐减少了吸烟量,甚至彻底戒烟。看着曾经忠实的顾客一个个离开,我的心里五味杂陈。
更让人头疼的是竞争的加剧。如今,各种各样的便利店、超市都在销售香烟,并且价格往往比我们更低。我们这些小烟酒店,在价格战中根本没有竞争优势。为了保住客源,我们不得不压低利润,甚至还要承担各种额外费用,比如烟草专卖证的更新费用,以及各种各样的检查费用。
除了这些外部因素,我们还要面对很多内部的难题。例如,进货渠道的稳定性。烟草的进货渠道非常严格,必须通过指定的渠道进货,否则就会面临严厉的处罚。而这些指定的渠道有时候供货不足,或者价格波动较大,这都会影响我们的经营。
还有,员工的管理也是一个大问题。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做这份工作,因为工资低,工作辛苦,而且社会地位不高。招工难,留人更难,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提高工资,增加福利,增加了经营成本。
面对这些困境,我们这些“烟草人”真的感到很无奈。我们并不是不想转型,但是转型谈何容易?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在这个行业,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抽身。而且,就算想转型,我们也没有其他合适的技能和资源。
我们也想过尝试多元化经营,比如增加一些零食、饮料的销售,但是效果并不理想。毕竟,我们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香烟的销售。
如今,我每天都在担心着生意能不能继续下去,担心着未来的生计。看着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老同行,一个个都变得愁眉苦脸,我的心里更是沉甸甸的。我们这些“烟草人”,只是时代的牺牲品吗?我们未来的路,又在哪里呢?
我们期盼着政策能够更加灵活,市场能够更加公平,也期盼着自己能够找到新的出路,摆脱这种“满腹牢骚”却又无可奈何的困境。 但这终究只是一份寄托,更需要的是我们积极面对现实,寻求改变,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。 这才是我们这些在烟草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,最迫切也最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